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廖玉平副司長帶隊在廣州市調研廣東省、廣州市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工作。調研組參觀了首屆廣州國際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筑產業博覽會,實地調研智能建造項目,召開工作座談會,聽取廣東省和廣州市有關工作情況匯報,與主管部門及企業代表圍繞建筑機器人和模塊化建筑等智能生產、智能裝備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入討論。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筑市場監管處、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在廣州市番禺區廣州環球貿易廣場項目上,調研組實地觀摩了中建四局自主研發的云端建造工廠、智能建筑機器人、數字建造管控平臺等眾多智能建造“黑科技”。項目應用的第四代云端建造工廠首次實現近3000平方米“核心筒+外框”全覆蓋鋼平臺,配備自動開合雨棚、噴霧降塵系統及通風裝置,夏季作業面溫度降低10℃以上,小雨天氣仍可正常施工,有效改善工人的作業環境。云端建造工廠配備多款智能機器人,施工效率提升30%,預計整體工期縮短約10%。
調研組實地調研了廣州市黃埔區逕下未來鄉村新型建筑工業化示范項目,項目由中建科技采取在工廠生產模塊,運輸到工地后免支撐、免模板、免綁鋼筋,只需灌漿錨固組裝的模塊化建造方式,破解農村自建房施工水平參差不齊、建筑材料不過關等問題,較傳統模式節省工期50%以上,施工用工量減少60%以上,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和房屋安全水平。
調研組充分肯定廣東省和廣州市在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上取得的成效,認為廣東省圍繞政策統籌、產業集聚、創新引領和融合發展等方面重點發力,指導廣州、深圳、佛山等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培育全鏈條產業生態、信息產業融合發展、建筑機器人創新應用等先導優勢。調研組強調,廣東要繼續鞏固智能建造發展優勢,持續抓好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示范引領,不斷豐富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場景成果,推動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技術產業化,為社會提供更多更高品質的建筑產品。
近年來,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作為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全省建筑業總產值持續位居全國前列,廣州、深圳、佛山等三個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智能建造發展特色鮮明、成效明顯,我省先后兩次在全國智能建造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40項經驗做法被納入住建部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向全國推廣,以廣東實踐助力催生建筑業新質生產力。廣州市大力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明確將“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筑”作為4個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納入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進行布局,錨定邁向“中國建造”新高地的目標,推動建筑業從“傳統粗放”向“智能精細”轉型,探索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